青云聯合創始人林源介紹:今年達成主要目標之產品發布情況
當前,云計算持續進步,關于業務向云端遷移、云資源的管理以及新技術與云服務的結合等方面,有許多話題值得深入研究。
傳統業務上云需求
傳統業務通常遵循固定的操作方式。許多企業的業務可能依托特定結構,有時在應對搶購高峰時顯得力不從心。分布式數據庫便成為理想的解決方案。比如,一些零售企業在促銷期間,面對大量用戶搶購,系統往往容易崩潰。分布式數據庫使得企業無需大幅改動即可實現業務上云,這對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具有重大意義。此外,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,在傳統業務上云過程中,還需考慮對骨干網絡等云資源的依賴和整合。
企業在推進業務上云的過程中,需要考慮諸多因素。觀察公有云的SDS從1.0版本升級至2.0版本的過程,便能發現新技術對云服務產生的顯著影響。2.0版本的更新,主要是由于容器技術的興起這一新應用場景所驅動。盡管容器目前備受關注,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將長期占據主導地位。未來,它或許會像物理主機一樣,在不同階段扮演不同的角色。
網絡資源調度挑戰
云服務領域,調度技術至關重要。某些云平臺在公有云早期階段,其1.0版本廣泛采用OVS技術。但隨著用戶數量增多,性能問題逐漸顯現。這說明在調度網絡資源時,技術限制愈發明顯。為此,技術人員需引入智能控制節點和邏輯,以實現網絡資源的合理分配。比如,在電商平臺促銷期間,流量激增,必須有效調度資源,確保頁面訪問順暢。
在資源分配過程中,云服務供應商需全面考量。比如,在為用戶提供風控解決方案時,可能需要協調云管理平臺或特定城市的合作伙伴資源。這就需要調度人員對各類資源有深入了解,這對技術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。
產品展示與用戶認知
青云平臺上眾多服務以應用軟件的形式呈現。客戶在直接從合作伙伴那里獲取服務時,往往并未意識到青云在背后提供支持。這種現象在云計算領域頗為普遍。不少中小型客戶只關注服務是否能夠滿足他們的業務需求。
從云服務提供商的視角來看,需明確區分計算和存儲服務的具體內容。若服務商同時扮演裁判和運動員的角色,類似于某些不規范的服務商既提供核心服務又制定規則,那么客戶將感到極不安全。
智能化在云服務中的應用
智能化代表了云服務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。AIOps這一理念,旨在利用智能化手段解決剩余的10%問題,例如預測那些非典型故障。在云服務規模龐大或業務繁雜的情況下,這種預測顯得尤為關鍵。
云服務供應商不僅自身使用智能化設備,還將這些設備提供給應用中心供客戶使用。這是因為眾多需要大量資源的大客戶存在相似需求,這樣做有助于提高整個云計算生態系統的服務質量。然而,目前人工智能在云服務領域尚未得到廣泛應用,主要原因在于用戶體驗不佳。
傳統業務上云后的管理問題
在將傳統業務遷移至云端時,可能會遇到一些操作上的難題。眾多傳統業務原本在特定硬件上運行,而云平臺采用的是分散式結構,其運作方式與傳統硬件截然不同。例如,某些制造業的管理系統一旦上云,數據傳輸和指令執行等方面可能會出現不兼容的問題。
在傳統業務遷移至云端后,對IT管理的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。以往的管理模式主要關注于本地硬件等資源的調配,而在云環境中,管理重點轉向了云平臺的資源調度等方面。因此,企業中的IT工作人員需要掌握新的管理知識和技能。
綜合解決方案的需求
客戶的需求多種多樣,有時候一個看似簡單的業務需求就需要調動眾多資源。這就要求云服務提供商具備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。他們的員工不僅要精通產品的核心、邊界和相互關系等知識,還需能向客戶清晰闡述。比如,當客戶有大數據分析的需求時,這或許需要整合存儲、計算資源、數據分析軟件以及網絡安全防護等多個方面的內容。
我想請教各位,在云計算的發展道路上,我們該如何有效協調舊有業務與新技術應用的融合?期待大家的點贊、轉發,并在評論區展開熱烈討論。
作者:小藍
鏈接:http://m.huanchou.cn/content/8117.html
本站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,如有侵權,可聯系我方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