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nalys研究:中國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激增,阿里云收益最大
中國云基礎設施服務發展勢頭強勁,投入持續大幅上升,最新研究令人咋舌。這一現象背后,是數字化轉型的浪潮涌動。如此顯著的增幅,其背后的市場動力究竟是什么?這無疑值得我們深入分析和研究。
中國云支出增長顯著
中國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增長迅猛,引人注目。據數據,2019年第三季度總支出增長了60.8%,達到了29億美元。同時,在全球總量的占比也從2019年第一季度的9%以上上升至10.4%。這一增長使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,其規模遠超其他國家。這一現象反映出中國云服務市場的巨大潛力。國內眾多企業和機構對云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加,這也體現了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。
中國云服務市場的發展速度之快,實與其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緊密相連。隨著數字化轉型項目的不斷涌現,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營機構,紛紛投入資源,搭建了眾多平臺與應用,從而為云服務市場帶來了多樣化的需求。
國內云服務提供商現狀
中國的云服務總部企業實力雄厚,穩坐國內市場龍頭位置。在這六家排名前列的提供商中,有五家是國內企業。以阿里云為例,其收益相當可觀。2018年第三季度,其銷售額增長了4.72億美元,總體增幅高達57.9%,市場份額更是達到了45.0%。由此可見,阿里云在國內云服務領域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。
騰訊云和百度云,作為五大云服務提供商中增速最快的兩家,其增長均超過了市場平均水平。具體來看,騰訊云同比增長達到了91.6%,市場份額為18.6%。而百度云的增長率為70.3%,占據了8.2%的市場份額。這種本土云服務提供商的多元化發展,對于整個行業的持續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。
國外云服務提供商情況
國內云服務市場,外國服務商也占有一席之地。比如亞馬遜網絡服務(AWS),表現不俗,以8.6%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三。這說明它在中國市場也具備一定的競爭力,盡管與國內領先企業尚有差距,但依然能分得一部分市場份額。外國云服務商的進入,也推動著國內企業持續進行創新和發展。
國外云服務企業在踏入中國市場時常遇到不少難題,諸如深入理解本地用戶需求、融入本土文化、應對激烈競爭等問題。然而,它們能夠持續占據市場份額,這也反映出它們擁有獨到的競爭策略。
AI功能的關鍵影響
在云服務市場的角逐中,人工智能技術扮演著核心角色。需求的不斷攀升使得服務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,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差異化優勢。人臉識別AI技術已在智慧城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同時,它也成為了醫療、零售、金融等行業云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阿里云、騰訊云和百度云均借助自家的AI技術推動增長,擴大市場份額。以阿里云為例,其推出的AI處理器專為電商平臺功能提供支持。由此可見,將AI技術融入云服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,這不僅能夠增強功能,優化用戶體驗,還能幫助企業更有效地滿足用戶需求。
普通用戶的選購考量
普通用戶,包括程序員和中小企業等,在選購云服務器時面臨一個實際問題。在市場份額方面,阿里云處于領先地位。然而,若僅從性價比的角度考慮,不同品牌之間的差距并不顯著。只要價格合理,就可以考慮購買。
電商促銷期間,常常存在一些問題。比如,在阿里云的雙11活動中,許多用戶錯過了雙12,卻發現活動中出現了閹割版的CPU。因此,在選購時,大家要仔細辨別,不能只關注優惠。
云服務市場的未來
中國云服務市場發展潛力巨大,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使得競爭愈發激烈。眾多技術,比如人工智能,正不斷優化產品體驗。未來,新興趨勢將不斷涌現,云服務的種類和功能也將持續創新。
云服務供應商必須持續優化其市場策略。對廣大用戶而言,這意味著他們將有更豐富的選擇和更優質的體驗。在選擇云服務時,你更看重哪些方面?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,別忘了點贊支持。
作者:小藍
鏈接:http://m.huanchou.cn/content/4946.html
本站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,如有侵權,可聯系我方刪除。